呼吸内科二

首页 科室导航 呼吸内科二 专家团队 详细

赵年贵

更多我院专家
副教授
擅长:

擅长呼吸系统常见病及慢性病的诊治与管理,如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慢阻肺、肺部感染、肺癌等;熟练掌握支气管镜及内科胸腔镜的常规诊疗技术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第一届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厦门市医学会呼吸分会第三、四届委员会委员 厦门市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分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厦门市康复医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厦门市老年医学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从医数据】 从事呼吸与重症工作10余年,每年门诊量超过10000人次,每年收住院诊治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呼吸介入接近1000例。 【个人简介】 大学毕业以来从内科临床工作近20年,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呼吸系统与危重症疾病方面的临床工作及科学研究10余年。曾先后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进修学习RICU及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病研究所进修学习肺功能;在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呼吸衰竭的诊治与管理、肺癌的化疗、靶向治疗及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 【学术成就】 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1部。 【个人荣誉】 主持1项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 【典型案例】 不一般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 65岁的陈大爷是一位退休老师,平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近40年。陈大爷近10年反复咳嗽、咳痰,天气变化、受凉感冒后咳嗽咳痰明显加重;近5年开始逐渐出现活动后气喘,曾在多家医院诊断“慢阻肺”,但都没有规律治疗。近1年活动更加受限,如厕后都会气喘加重,因此经常在床上,沙发上看报,看电视打发时间。入院前3周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流涕,咳嗽咳痰加重,气喘进一步加重,夜间不能平卧,伴有右侧胸痛,双下肢水肿,在外院住院治疗治疗一周效果不佳,后转到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入院时的陈大爷,端坐呼吸,神志恍惚,口唇紫绀,听诊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双下肢轻度不对称性水肿。心率120次/分,血压110/65mmHg,呼吸频率30次/分,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动在85-88%。外院肺CT提示双肺肺气肿,右肺下叶近胸膜楔形密度增高影。入院后立即给陈老爷吸氧,抽血等完善相关检查。对比陈大爷在外院的治疗过程,炎性指标仍明显升高,但均前有所下降,因此老人目前呼吸困难的原因单纯用感染不好解释。在给予陈大爷解痉平喘,液体管理,改善心功能,控制血压及血糖等综合治疗的同时,完善心脏超声,下肢血管超声,肺动脉CTA。结果出来了,陈大爷右下肢静脉出现血栓,同时右肺动脉也发现了血栓,心脏超声提示老人肺动脉压力明显升高。至此,导致陈大爷呼吸困难的真凶找到了:肺栓塞合并下肢静脉血栓。这是一种临床容易漏诊、误诊的疾病,死亡率很高。于是我们调整治疗方案,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后续序贯到华法林。经过2周的治疗,陈大爷最终病情转危为安。追溯老人既往治疗,没有规律吸入支气管扩张药,没有充分重视肺康复治疗,而是每天长时间静坐,这也是导致老人这次合并肺栓塞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最终我们给陈大爷指定了详尽的慢阻肺治疗方案,同时指导老人如何进行肺康复治疗,最终陈老师病情稳定,带着笑容出院了。 此后每次复诊陈大爷都向其他候诊患者讲述他这次不一样的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救治经历。

详细介绍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第一届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厦门市医学会呼吸分会第三、四届委员会委员
厦门市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分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厦门市康复医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厦门市老年医学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从医数据】

从事呼吸与重症工作10余年,每年门诊量超过10000人次,每年收住院诊治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呼吸介入接近1000例。

【个人简介】

大学毕业以来从内科临床工作近20年,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呼吸系统与危重症疾病方面的临床工作及科学研究10余年。曾先后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进修学习RICU及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病研究所进修学习肺功能;在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呼吸衰竭的诊治与管理、肺癌的化疗、靶向治疗及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

【学术成就】

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1部。

【个人荣誉】

主持1项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

【典型案例】

不一般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

65岁的陈大爷是一位退休老师,平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近40年。陈大爷近10年反复咳嗽、咳痰,天气变化、受凉感冒后咳嗽咳痰明显加重;近5年开始逐渐出现活动后气喘,曾在多家医院诊断“慢阻肺”,但都没有规律治疗。近1年活动更加受限,如厕后都会气喘加重,因此经常在床上,沙发上看报,看电视打发时间。入院前3周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流涕,咳嗽咳痰加重,气喘进一步加重,夜间不能平卧,伴有右侧胸痛,双下肢水肿,在外院住院治疗治疗一周效果不佳,后转到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入院时的陈大爷,端坐呼吸,神志恍惚,口唇紫绀,听诊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双下肢轻度不对称性水肿。心率120次/分,血压110/65mmHg,呼吸频率30次/分,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动在85-88%。外院肺CT提示双肺肺气肿,右肺下叶近胸膜楔形密度增高影。入院后立即给陈老爷吸氧,抽血等完善相关检查。对比陈大爷在外院的治疗过程,炎性指标仍明显升高,但均前有所下降,因此老人目前呼吸困难的原因单纯用感染不好解释。在给予陈大爷解痉平喘,液体管理,改善心功能,控制血压及血糖等综合治疗的同时,完善心脏超声,下肢血管超声,肺动脉CTA。结果出来了,陈大爷右下肢静脉出现血栓,同时右肺动脉也发现了血栓,心脏超声提示老人肺动脉压力明显升高。至此,导致陈大爷呼吸困难的真凶找到了:肺栓塞合并下肢静脉血栓。这是一种临床容易漏诊、误诊的疾病,死亡率很高。于是我们调整治疗方案,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后续序贯到华法林。经过2周的治疗,陈大爷最终病情转危为安。追溯老人既往治疗,没有规律吸入支气管扩张药,没有充分重视肺康复治疗,而是每天长时间静坐,这也是导致老人这次合并肺栓塞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最终我们给陈大爷指定了详尽的慢阻肺治疗方案,同时指导老人如何进行肺康复治疗,最终陈老师病情稳定,带着笑容出院了。

此后每次复诊陈大爷都向其他候诊患者讲述他这次不一样的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救治经历。

门诊排班 出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医生的实际出诊时间为准
查看更多

门诊科室
时段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