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不负赶路人 岁月不负逐梦者
高艳琴,副主任护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1996年毕业于黄冈市一医院附属护校,先后在综合内科、骨科、神经外科、综合ICU、神经内科等多个科室从事护理工作。28年来她用炽爱温暖着病榻上的疾困患者,用满腔真情感染着周围的同事。她无愧于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
业务精湛 从ICU走出来的尖兵
从集美医院到厦医附属二院,高艳琴和医院共同成长,从综合内科到ICU再到神经内科,善于思考、勤奋踏实的高艳琴用精湛的业务技能征服了患者和同事。在ICU的八年,是不断成长的八年,是追求卓越的八年,拔尖的抢救技能让她迅速成长为ICU的中坚骨干,带领科室小组成员在一次次抢救中,挽救了重症患者的生命,鉴于其优异的表现,2013年高艳琴被任命为神经内科护士长。
人文关爱到无陪护 摸爬滚打出真知
在任神经内科护士长的当年,该科被列为首批 “厦门市人文关爱合作试点病区”开展工作,这是一条全新的道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从工作方案的制定到工作开展的汇报,高艳琴根据文件精神,不断摸索,病区环境的设计、医护人员礼仪规范、延伸护理工作的开展,高艳琴探索出一条适合科情的人文关爱之路。从神经内科疾病特点出发,合理安排追踪式入访对象;组织“医患一家亲”联欢会;与本区内养老院签订帮扶协议,定期上门提供各种指导、知识宣教等;热心帮助,定期看望结对扶贫学生;每年的世界卒中日、痴呆日、癫痫日组织大型义诊活动……试点病区的工作赢得了领导的高度赞扬,2014年,从神经内科发起的“延伸护理进家庭 人文关爱到心田”项目被市卫生局评为“优秀医德医风精品项目”。患者的感谢信纷沓而至,各类媒体中被点名表扬的神经内科医护人员屡见不鲜。
在积累了丰富的人文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24年神经内科作为厦医附属二院的第二个“无陪护”试点病区展开工作。高艳琴满怀信心,从医保收费问题入手,首先解决病人费用痛点,细化到患者的膳食营养需求,病区安保问题,将难点逐一击破,确保“无陪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摸索,不断前行,高艳琴掌握了该项工作的密码,为医院后续“无陪护”病区的全面铺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提高护理质量 在持改中成就更好的科室
持改是永恒的话题,在带领科室护士运用品管圈、专案、PDCA等科学的手段不断改进科室护理工作的同时,高艳琴受到了启发,她主持的课题《病区护士站繁忙时段噪音来源分析及干预研究》获得厦门市护理学会首届护理科研立项,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噪音,解决病区嘈杂、患者休息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创造出良好的就医环境。
因神经内科患者的特殊性,跌倒高危病人多,2022年高艳琴带领科室护士将《提高神经内科跌倒风险评估正确率》作为科室的持改项目展开工作,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科学措施,如高危患者在交班报告上,体现了特殊交班的记录;跌倒风险评估时机选择准确,除了计算及时率,还对正确率做了精确分析;在跌倒工具的选择中,能灵活并且合理的使用《跌倒风险临床判定法》和《Morse跌倒风险评估表》;在根因分析中,对于要因圈选及真因验证做得细致、准确。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学措施落实后,持改效果明显。该PCDA项目在医院的年度持改成果比赛中荣获院级一等奖。
全力以赴 星光不负赶路人
岁月眷顾追梦人,在高艳琴28年的护理生涯中,她勤勉尽责、勇于开拓的敬业精神完美地诠释了一名医者的信仰。2021年,当医院通过国家卒中中心审核,顺利成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单位的喜讯传来后,神经内科欢呼雀跃,不辞辛苦的努力终于收获了硕果。捷报接踵而至,“癫痫中心”、“记忆防治中心(建设)纷纷收入囊中。这是医院神经内科发展过程的重要突破,其中少不了高艳琴带领全科护士密切配合时流下的汗水!
2022年8月,新冠疫情期间,内分泌科与神经内科合并,高艳琴担负起来同时管理两个科室的责任。同年12月,医院筹建亚重症病房,高艳琴承担起筹建并管理亚重症病房重任,夜以继日地奔忙迅速染白了她的头!
星光终不负赶路人,厦门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全国卒中联盟“优秀红手环志愿者”、厦门市“优秀红手环志愿者”、厦门市优秀护士、院级优秀管理者,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科室……荣誉是努力的见证,是句号也是开始。
不负白衣 唯负你
如今的高艳琴虽已经近知天命之年,却从未懈怠,忙碌的时候,也忽略了对家中幼女的照料,一个冬天的早晨,科中有急事,没等到老人家交接,万分着急的高艳琴提早赶到科室。两岁的小女儿醒了后,光着小脚丫独自跑下楼找妈妈,幸遇小区保安拦截。提及此事,高艳琴仍心有余悸,她不负这身白衣,唯负孩子。
时光易逝催人老,唯有用心方能不负韶华,在高艳琴的职业生涯中,我们看到了一位用心做护理的护理人,在她的那方天地里挥洒热血,默默发光,照亮护士们的前行之路!(文:汪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