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1986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988年开始从事肾内科工作,1993年在中山医科大学《全国肾科医师高级进修班》学习,1995年在福州军区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修。1988年即在福建三明地区率先开展腹膜透析工作,1993年始陆续开展肾活检技术、床旁CAVH、CVVH等血液净化技术,创建了三明市肾脏病研究所。2003年~2014年担任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部主任,在坚持肾脏病专科门诊的同时,在各种危急重症的综合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重症领域的CRRT技术应用,在厦门率先将枸橼酸抗凝技术用于重症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中。2014年3月始在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工作自今。临床教学方面,承担厦门医学院肾脏病学、急诊医学等本科教学、规培医师的临床带教工作及讲座。
【专业特长】
擅长各类急危重症急救、综合救治,复杂肾脏疾病的诊治,熟悉重症患者CRRT治疗及抗凝技术,各项急救技能的教学与培训,急诊科、紧急医学救援的组织建设与管理,负责医院AMS工作的开展。
【学术成就】
近年来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合作发表SCI 2篇。
【典型案例】
危重症肾脏病患者成功摆脱透析
王女士,是一名53岁外地女性,因“水肿、肉眼血尿伴肾功能损伤2月”慕名前来我院治疗。入院前2月王女士发现自己的双下肢水肿伴肉眼血尿。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尿中出血明显,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血肌酐也升高,提示肾功能损伤较重。在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未见好转,血肌酐反而逐渐升高,尿量逐渐减少,病情呈加重的趋势,转诊到我院治疗。入院时检查发现王女士血压高达170/100mmHg,血肌酐已达尿毒症水平(600umol/L)左右,一天的尿量只有500ml(正常人1000ml-1500ml),急诊彩超显示:双肾体积增大,血供较少;叶院长接诊病人后,高度重视,综合患者的全身情况及检查结果,诊断考虑为急进性肾炎,该病是肾脏病中的一种急危重症,需尽早明确诊断,如果治疗不及时,大部分患者今后就只能靠血液透析维持,通过行肾穿刺活检,最终诊断为“抗GBM肾病”,是急进性肾炎中的一类疾病,证实了叶院长的判断。随后,对该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积极治疗,患者血压、尿量及尿检恢复正常,血清肌酐也逐渐下降,从最初的需要透析维持,到最终摆脱透析,出院回家,血清肌酐维持290umol/l,余检查基本正常,王女士及其丈夫非常满意,还专门为此给科室送了面锦旗。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