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数据】
从事肾脏病临床和科研工作20余年。专攻各种疑难及危重肾脏疾病的诊治,从事血管通路建立与维护10余年,完成血液透析患者各种血管通路手术1000余例次,近几年每年完成深静脉置管术及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各200余例次,是国内首批获得《血液净化血管通路介入技术专项能力培训证书》的成员之一。
【个人简介】
中山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硕士(临床技能型),福建医科大学博士。曾在上海瑞金等国内各大医院进修学习,2006年7月首次在我院肾内科自主开展血透病人的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及长期血透导管置入术,率先在我院推行血透血管通路的影像学评估(CTV CTA 及彩超评估);开展动静脉内瘘血管瘤切除并血管重建;利用DSA及彩超引导下实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支架置入术等新技术。
【专科特长】
擅长各种肾脏疾病的诊治,如各种急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IgA肾病、泌尿系感染、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治;掌握各种血液净化技术的运用、熟练掌握经皮肾穿刺活检、腹膜透析置管术、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深静脉置管术、擅长处理各种疑难血透血管通路问题。
【学术成就】
自主完成省市级课题各一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著各一部,参与编写第七版、第八版全国高等医学专科教材《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个人荣誉】
多次入选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2013年获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二);
获得2018年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第一届“中国医师节”教学查房比赛第一名;
入选海西晨报名医周刊
【典型案例】
为外地多次手术失败的透析患者重新建立血管通路
尿毒症患者因为要长期血液透析,需要建立血管通路,以利于护士穿刺及透析的顺利进行,所以常常把血管通路称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通过首饰把手臂的表浅静脉和动脉连接起来的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并发症少,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是所有透析患者的首要选择。曾经有一位外地透析患者在其他医院经历了好几次失败的手术,两侧手臂都做了几次手术,弄的疤痕累累。后来他经人介绍找到了张医生,经过认真仔细的检查及评估,张医生发现他左手臂有一条静脉符合手术条件,但是这条血管的位置不方便血透时护士的穿刺要求,医生一般不会选择这条血管手术。张医生和其团队设计了一个最佳手术方案,把这条血管进行了位置转移。最终,通过手术,这名患者可以顺利利用自体内瘘正常进行血液透析了。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