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病医院

首页 科室导航 呼吸病医院 专家团队 详细

杨慧

更多我院专家
擅长:

呼吸专业,特别是呼吸危重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救治多名危重症患者

【名医资料】 职务职称: RICU主任,主任医师 学历学术任职:   【从医数据】 从事呼吸专业工作超过26年,在掌握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同时,专研危重症及疑难病例,成功救治多名为危重疑难病例。 【个人简介】 本科毕业之后一直从事呼吸专业的临床工作及科学研究,至今已超过23年。 获得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呼吸专业硕士学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专业博士学位。 先后在上海肺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读博期间在北京朝阳医院呼吸重症病房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诊疗水平。管理呼吸重症病房10余年,救治多名危重症病人,获得患者及家属好评。 【专业特长】 呼吸专业,特别是呼吸危重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救治多名危重症患者。所经治病例多次参与院级病例讨论(抗感染治疗比赛一等奖、疑难危重症病例比赛三等奖)、京西病例讨论、北京大学年会病例讨论。 【学术成就】 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在国家级,省级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2009年第8次呼吸沙龙活动,主题是“家庭机械通气的相关问题探讨”,并书写活动纪要,发表于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主持2012年第4次呼吸沙龙活动,主题是“重症哮喘相关问题探讨”,并书写活动纪要,发表与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参与2010年第5次呼吸沙龙活动,就“脑卒中肺炎”进行会场发言,并发表与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 【个人荣誉】 北京市2009年病历质量评比个人优秀奖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14年度优秀中青年医师一等奖 2014年度首钢总公司三八红旗手 2018年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病例讨论优秀个人 【典型案例】 聋哑小伙重症肺炎,争分夺秒救治,痊愈出院 2018年春节前收治一名20岁的年轻小伙,患有先天性聋哑。小李入院前已经高热,咳嗽,气喘1周,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我院呼吸监护病房。入院时小李呼吸困难明显,不能平卧,口唇紫绀,听诊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体温39℃,心率达150次/分,血压100/60mmHg,呼吸频率35次/f分,吸氧10升/分的情况下脉搏氧饱和度才能维持在89-92%。入院后立即给予小李经鼻高流量的呼吸支持治疗,同时抽血等完善相关检查。面对聋哑的小李,此时的他紧张焦虑,病情无法表述。外院的肺CT显示“白肺”,这种影像提示患者肺部受损非常严重。经过经鼻高流量前期治疗1小时,小李呼吸困难没有明显改善,此时辅助检查陆续回报,BNP>5000pg/ml,TNT5.6ng/ml,CK1800IU/L,CKMB59U/L,这些心功能指标均明显升高,提示小李心脏损伤明显。同时PCT,WBC,CRP等炎性指标也较外院升高明显,提示感染未得到控制,此时小李的血压也进行性降低,提示存在休克状态。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给小李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针对小李目前临床表现,肺部影像改变及相关辅助检查,我们初步判断小李是病毒性肺炎合并混合感染,同时继发病毒性心肌炎、心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休克,此时的小李心、肺、循环均出现问题,死亡率极高。在抗病毒、抗感染、营养心肌治疗基础上,ARDS的肺保护通气策略充分体现在小李身上:肺复张,监测平台压指导“小”潮气量及PEEP的界定。在肺保护通气同时,兼顾保护小李的“心”:做到精细的液体管理,联合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减少对心脏的影响。每天床边气管镜气道分泌物的引流,在小李肺部感染最终控制方面也起到它应有的作用。经过1周的努力,小李呼吸、循环逐渐稳定,心功能也逐渐改善,通气策略也逐渐由控制通气改为自主呼吸模式。监护室插管的病人一般都会把手束缚,担心患者拔管,但对于这名特殊的患者,我们给予他充分的手活动空间,让他用手势与我们沟通,减轻他的不安。每天查房,小李总是用他大大的眼睛看着我们,这种眼神的交流沟通体现着他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最终,小李成功脱机,在拔管脱机的那一刻,他笑了,举起右手,伸出他的大拇指向呼吸监护室的医务人员致谢,这种没有任何语言的致谢也许更能打动我们的心,救治每一个危重症患者是我们做重症人的初衷!

详细介绍

【名医资料】

职务职称:

RICU主任,主任医师

学历学术任职:

 

【从医数据】

从事呼吸专业工作超过26年,在掌握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同时,专研危重症及疑难病例,成功救治多名为危重疑难病例。

【个人简介】

本科毕业之后一直从事呼吸专业的临床工作及科学研究,至今已超过23年。 获得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呼吸专业硕士学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专业博士学位。 先后在上海肺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读博期间在北京朝阳医院呼吸重症病房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诊疗水平。管理呼吸重症病房10余年,救治多名危重症病人,获得患者及家属好评。

【专业特长】

呼吸专业,特别是呼吸危重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救治多名危重症患者。所经治病例多次参与院级病例讨论(抗感染治疗比赛一等奖、疑难危重症病例比赛三等奖)、京西病例讨论、北京大学年会病例讨论。

【学术成就】

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在国家级,省级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2009年第8次呼吸沙龙活动,主题是“家庭机械通气的相关问题探讨”,并书写活动纪要,发表于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主持2012年第4次呼吸沙龙活动,主题是“重症哮喘相关问题探讨”,并书写活动纪要,发表与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参与2010年第5次呼吸沙龙活动,就“脑卒中肺炎”进行会场发言,并发表与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

【个人荣誉】

北京市2009年病历质量评比个人优秀奖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14年度优秀中青年医师一等奖

2014年度首钢总公司三八红旗手

2018年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病例讨论优秀个人

【典型案例】

聋哑小伙重症肺炎,争分夺秒救治,痊愈出院

2018年春节前收治一名20岁的年轻小伙,患有先天性聋哑。小李入院前已经高热,咳嗽,气喘1周,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我院呼吸监护病房。入院时小李呼吸困难明显,不能平卧,口唇紫绀,听诊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体温39℃,心率达150次/分,血压100/60mmHg,呼吸频率35次/f分,吸氧10升/分的情况下脉搏氧饱和度才能维持在89-92%。入院后立即给予小李经鼻高流量的呼吸支持治疗,同时抽血等完善相关检查。面对聋哑的小李,此时的他紧张焦虑,病情无法表述。外院的肺CT显示“白肺”,这种影像提示患者肺部受损非常严重。经过经鼻高流量前期治疗1小时,小李呼吸困难没有明显改善,此时辅助检查陆续回报,BNP>5000pg/ml,TNT5.6ng/ml,CK1800IU/L,CKMB59U/L,这些心功能指标均明显升高,提示小李心脏损伤明显。同时PCT,WBC,CRP等炎性指标也较外院升高明显,提示感染未得到控制,此时小李的血压也进行性降低,提示存在休克状态。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给小李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针对小李目前临床表现,肺部影像改变及相关辅助检查,我们初步判断小李是病毒性肺炎合并混合感染,同时继发病毒性心肌炎、心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休克,此时的小李心、肺、循环均出现问题,死亡率极高。在抗病毒、抗感染、营养心肌治疗基础上,ARDS的肺保护通气策略充分体现在小李身上:肺复张,监测平台压指导“小”潮气量及PEEP的界定。在肺保护通气同时,兼顾保护小李的“心”:做到精细的液体管理,联合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减少对心脏的影响。每天床边气管镜气道分泌物的引流,在小李肺部感染最终控制方面也起到它应有的作用。经过1周的努力,小李呼吸、循环逐渐稳定,心功能也逐渐改善,通气策略也逐渐由控制通气改为自主呼吸模式。监护室插管的病人一般都会把手束缚,担心患者拔管,但对于这名特殊的患者,我们给予他充分的手活动空间,让他用手势与我们沟通,减轻他的不安。每天查房,小李总是用他大大的眼睛看着我们,这种眼神的交流沟通体现着他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最终,小李成功脱机,在拔管脱机的那一刻,他笑了,举起右手,伸出他的大拇指向呼吸监护室的医务人员致谢,这种没有任何语言的致谢也许更能打动我们的心,救治每一个危重症患者是我们做重症人的初衷!

门诊排班 出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医生的实际出诊时间为准
查看更多

门诊科室
时段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