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机体免疫力,维生素D不可少
一、新冠病毒感染与维生素D
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新冠感染严重程度相关,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阳光照射不足、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值降低会损害老年人皮肤25(OH)D的合成。英国、意大利和中国的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新冠死亡率更高,在出现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和需要机械通气等的重症感染人群中很多出现维生素D缺乏的现象,一种可能的解释是25(OH)D浓度降低与促炎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增加相关。2022年发表在《Crit Rev Food Sci Nutr》上的一篇Meta分析从【1】1542篇相关文献中最终筛选纳入27项研究,平均研究者年龄58岁。研究报道了维生素D浓度<50nmol/L与新冠感染的相关性(OR=1.35, 95%置信区间= 0.80–1.88),尽管与健康人群相比,新冠感染人群血清维生素D浓度偏低(WMD=17.02, 95%置信区间= 4.43-29.61),但维生素D缺乏与新冠感染无因果联系。17项研究荟萃数据表明,新冠感染人群中39%有维生素D缺乏,此外,重症比轻症感染人群出现维生素D缺乏的现象多出64%(OR=1.64)。当血清维生素D浓度低于75nom/L时,新冠感染住院率上升(OR=1.81, 95%置信区间=1.41–2.21)、死亡率上升(OR=1.82, 95%
置信区间=1.06–2.58)。Meta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新冠感染之间目前尚无必然联系,但与轻症感染者相比,重症感染者中维生素D缺乏更多见。此外,在新冠感染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与住院率上升和死亡率增加相关。
因此,在感染者中出现维生素D缺乏需要及时补充。同时,对于血清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健康人,不建议单纯为了降低感染新冠后重症死亡风险而额外补充维生素D。
二、常用的维生素D有哪些 ?
维生素D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骨营养剂,其作用主要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增强其在骨骼中沉积,维持骨骼的正常生长与发育,主要用于预防儿童佝偻病、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纳入研究的30例高龄中国患者中,通过维生素D的补充后,血清中CD4+T细胞和B细胞(CD19+)显著增加(P < 0.05)【2】。说明充分补充维生素D可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如果机体缺乏维生素D,不仅会增加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发生风险,还会大大增加呼吸道感染、乳腺癌、抑郁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在阳光照射充足且肝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机体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但是,如果长期阳光照射不足再加上长期吃素(不吃鱼、肉、鸡蛋及牛奶等),就会导致体内维生素D缺乏。
临床常用的维生素D大致可分以下两种【3,4】
普通维生素D
包括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通常用来作为骨骼健康的基本营养补充剂。研究显示:维生素D2比维生素D3在组织中清除更快,且生物利用度较低,因此,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推荐维生素D3作为首选制剂。常用的有维生素D3滴剂(400IU/粒)、维生素AD软胶囊(每粒含维生素A 1000IU,维生素D 1000IU)、碳酸钙D3片(钙尔奇D3,每片含钙元素600mg,含维生素D3 125IU)、鱼肝油、阿仑膦酸钠维D3片(福美加)等等。普通维生素D安全剂量范围较宽,使用过程中一般无需常规监测血钙及尿钙。
活性维生素D
是经过肝脏及肾脏活化的维生素D类似物,临床常用的有骨化三醇(1,25双羟基维生素D)、阿法骨化醇(1α-羟基维生素D)、骨化二醇(25-羟基维生素D)、帕立骨化醇等等,其中,“骨化三醇”是活性最高的维生素D。活性维生素D是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形成及矿化,减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抑制骨吸收,升高椎体骨密度,降低患者跌倒后骨折的发生风险。
1)阿法骨化醇:无需肾脏活化,但需经肝脏活化后才有生物活性,适用于肾功能不全但肝功能正常者,尤其是肾性骨病患者及老年人。规格:0.25μg/粒。
2)骨化二醇:不需要肝脏代谢活化,但需要肾脏1α羟化酶活化。适用于肝功能异常但肾功能正常者。
3)骨化三醇:本身具有完全生物学活性,无需经过肝、肾转化即可起效,因此适用于各类骨质疏松的治疗,尤其是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的骨松患者。有每粒0.25μg和0.5μg两种规格。
4)帕立骨化醇:该药属于选择性维生素D受体(VDR)激动剂。对于肾性骨营养不良而继发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可优先选用帕立骨化醇注射液。相比骨化三醇,帕立骨化醇对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抑制作用更强,但对钙和磷的影响较小,较少引起高钙血症。
三、怎么补充维生素D?不同人群补充多大剂量维生素D比较合适?
1.0~64岁普通人群每天需补充维生素D 400IU;
2.65岁以上的普通人群,因为缺乏日照或是摄入及吸收不好,每天需补充维生素D 600IU;
3.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每天需补充维生素D 1500~2000IU;
4.骨质疏松患者,每天维生素D的应用剂量应达到800~1200IU。
注意:这里所说的维生素D是指普通维生素D,而不是活性维生素D。
四、特别提示
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随饭吃或饭后吃,吸收效果更好;
如有特殊情况或治疗用药需要补充大量维 D,应严格遵医嘱服用。
补充维生素D要适量,过量摄入有可能导致“维生素D中毒”,切不可把维生素D当作补药而滥用。
参考文献:
1.Pereira M, etal. Vitamin D deficiency aggravates COVID-19: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rit Rev Food Sci Nutr. 2022;62(5):1308-1316. doi:10.1080/10408398.2020.1841090
2.Bian P, Jin X, Shou Z. Effects of Monthly Intramuscular High-Dose Vitamin D2 on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 and Immune Parameters in Very Elderly Chinese Patients with Vitamin D Deficiency. Int J Endocrinol. 2021 Oct 18;2021:1343913. doi: 10.1155/2021/1343913.
3.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4.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供稿:预防保健科(含营养科) 李华)